专访张丽芳主任:科普分两类,一患者关注的,二患者误解的

健康160 2019/09/11 阅读数:1.5万

 

开始做科普后,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和患者的关系更融洽。因为平时的就诊过程,很难和患者深入地沟通,科普文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交流,患者再次就诊,多了一份亲切感。

 

张丽芳 主任医师

 

160每周进行科普之星的评选,获得“科普之星”第50期冠军的是:北京大学深圳医院、特诊老年病科、主任医师、张丽芳。

张丽芳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、特诊老年病科、帕金森病诊疗中心 老年记忆、帕金森病、老年评估室、神经病学专业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规培导师,从事神经内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20年。

患者端启动页.jpg

擅长帕金森病及认知功能障碍(痴呆)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及康复治疗。

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MDT分会委员,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,中国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,中国卒中学会脑卒中康复分会委员。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分会常务,中国康复医学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康复分会委员,中国康复医学阿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会委员。

 

张丽芳主任的科普充满温度,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患者的关心与关爱,今天医小二也邀请了张主任进行线上专访,借此将她的科普心得分享给大家。

 

1、对您来说,创作科普最有趣/有价值的是什么?

创造科普最有价值的是把科学的观念或者知识,用普通大众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出去,让他们能够接纳、消化、使用这些知识,让科学帮到更多人。

另外作为医生自己,也特别有成就感,门诊看病,帮到一个人,做好科普,可以帮到很多人。

 

2、您什么时候开始写科普?怎么想到在160写科普?

我是从2017年开始写科普的,因为使用“好大夫”,有了患者群,开始通过网络管理患者,感觉有些共性的问题,很多患者在问,知道他们在关注什么,就开始写了。

基本上科普有两类,一类是门诊感觉患者很关注的问题,另一类是感觉很多患者有误区的问题。

深圳很多人挂号都在用160,所以就开始在160上写科普了。

 

3、做了科普医生后,生活和之前有什么变化?

开始做科普后,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和患者的关系更融洽。

因为平时的就诊过程,很难和患者深入地沟通,科普文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交流,患者再次就诊,多了一份亲切感。

从科普文章之中,患者也明白哪些是可以与医生沟通的,会告诉医生更多。逐渐地,会发现每个患者都是不一样的,开始从疾病的关注到患者的这个携带者疾病的人的关注,医患关系得到改善,同时患者的依从性也发生了改变。

 

4、您一般在什么时候创作医学科普?

通常会在门诊结束后写科普,每一个科普的思路都和患者有关,门诊每一个具体的患者的具体的问题,就会让我围绕相关点,做思考然后想想其他患者可能会关注的与此相关的,归纳总结之后,会写。

另一个时间就是出去学习,或者阅读文献之后,或者最近申报课题相关研究结果更新之后,想和患者分享。但是这一类科普还没有寻找到很好的表达方式,反响不是很好,原因也在分析和了解中。

 

5、医生工作很忙,创作科普又需要花时间,您平时是怎样坚持下来的?

现在工作的确很忙,尤其除了临床之外,还有科研、教学工作。但是,和患者相同的是,我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,生活的本质对我们和患者都是一样的,那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。

疾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,尤其像帕金森和痴呆这样的慢病,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,但是很好的管理就可以好很多。

对于医生,工作几乎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,加班是常事,那么在这些繁重的工作中,如何获得乐趣?之前按照医院的要求,追求文章,追求课题,有时很疲惫。

后来,花越来越多的时间,对待患者的时候,患者不像文章和科研那么冰冷,会回报你温暖,他们的认可、对我的依赖,会让我很开心,觉得有价值,也有责任感。

所以,现在会调剂一下,写文章做课题的本质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啊,科研和临床都会关注。

 

6、您想对160平台的粉丝说点什么?

医生当到一定程度,就不再是从书本上学知识,而是从患者、从疾病中更进一步提高,所以,感谢每一位与我相遇的患者。

尤其是最近,新开的记忆和帕金森病工作室,位置比较偏,在体检中心,网上挂号显示在全科医学,每一位找到我的患者,都可以说是历尽艰辛。感谢160平台,让我们相遇。期待与您在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北楼109室相见,共同携手,管理疾病。

 

张丽芳主任的科普精选:

1、老年痴呆算不算是重病?

2、脑梗塞患者如何预防再梗塞

 

往期科普之星:

 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期冠军:宝贝守护人,李佳曦博士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期冠军:助孕天使,郑瑞君教授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期冠军:骨科圣手,王健博士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期冠军:成长助手,陈珺汝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5期冠军:妙手护童,张海华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6期冠军:针灸博士,李知行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7期冠军:幸“孕”女神,吴俊娥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8期冠军:骨科圣手,王健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9期冠军:手“护”天使,庄娟娟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0期冠军:心肝卫士,王方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1期冠军:心灵守护者,姜超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2期冠军:助孕天使,郑瑞君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3期冠军:南粤名中医,曾庆明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4期冠军:护骨男神,刘安庆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5期冠军:男性之友,蔡燕磊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6期冠军:两性专家,张滨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7期冠军:护肤大使,林欢儿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8期冠军:风湿能手,陈新鹏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19期冠军:美肤达人,廉翠红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0期冠军:送子观音,罗江萍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1期冠军:女性知音,李春花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2期冠军:助孕圣手,祁淑英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3期冠军:脊柱矫正名家,陶惠人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4期冠军:美肤男神,万欣荣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5期冠军:仁心仁针,闫兵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6期冠军:皮肤卫士,邱路萍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7期冠军:护幼妙手,张晓忠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8期冠军:助育良医,李小华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29期冠军:男科能手,李香斌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0期冠军:情怀中医,郑芝环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1期冠军:神内捕手,徐铅辉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2期冠军:助孕圣手,祁淑英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3期冠军:脊柱矫正名家,陶惠人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4期冠军:热血小牙医,罗一郎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5期冠军:关节守护者,王健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6期冠军:营养女神,曾瑶池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7期冠军:深圳大学总医院、副院长、巩鹏教授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8期冠军:心胸守护者,郭晓彤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39期冠军:护肝大使,邢宇锋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0期冠军:仁心驻颜,李孜怡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1期冠军:肿瘤克星,李晓武教授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2期冠军:助孕圣手,祁淑英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3期冠军:脊柱特工,林宝城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4期冠军:协和名医,何方方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5期冠军:内分泌调理者,魏鹏飞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6期冠军:罗湖区妇幼保健院,郭壮志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7期冠军:护足良医,白露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8期冠军:脊柱卫士,杨洪杰

160“科普之星”第49期冠军:风湿病之友,陈雅硕

 

声明:

1. 每周科普之星是根据医生们的科普文章数据(发文量、阅读量、点赞量、收藏量)综合评定而来,仅代表医生的科普能力,不构成就医建议。

2. 医院每天人满为患,医生日常接诊量却十分有限,为帮助更多人正确了解疾病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医生们用一颗颗仁爱之心,创作科普惠及大众,在此,感谢医生们的科普精神。

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健康160所有。

更多

更多
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,听取更多意见!

健康160网-统计